1845年夏,福尔摩沙的天空仍然常带盐味, 但街上的步伐已与一年前不同.旗帜依旧高悬, 口音依旧陌生,但市场的叫卖声里,已夹杂着粗 糙的英语与新学的词汇.
「一磅 sugar,两 shilling!」在府城新市街的转角,一位卖糖水的妇人对着来往的工人吆喝.这条新开的道路被英方命名为维多利亚街区(Victoria Ward),两侧的街灯由苏格兰设计师规划,每晚点亮至宵禁前.
过去的混乱与怀疑,似乎正被一层层制度与习惯抹平.
---
一、殖民下的新生代
总督府设立的「英皇教育委员会」开始在各大聚落派遣教师,推广基础教育.除了传教学校与殖民书院,部分原有的汉学馆也转型为双语课堂,教授英语与欧式算术.
十岁的刘荣,一个府城商人之子,每天早上背着简制书包,在**皇后道(Queen’s Road)**上穿过人力车与牛车,走向新开的「诺顿书舍」.这座以殖民地首任教育官诺顿命名的小型学堂,为首批「殖民体制下的本地子民」提供了学习道路.
他的父亲说:「学他们的话,未来才有官做.」
他的母亲则喃喃:「至少不要被人笑是野人.」
新生的一代,正在另一种逻辑里学会写字与说话.
---
二、殖民景观的重塑
随着第一阶段的统治结构建立完成,总督府将原清朝官署改建为「福尔摩沙总督府(Government House of Formosa)」,前方广场种上来自印度的芒果树,并竖立一座白色大理石纪念柱,上刻「Empire and Order」.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yousadfun.com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