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
回到熟悉的工作室,团队立刻投入了紧张的资料消化与概念发想阶段。许之微的办公区域几乎被各种关于国民党历史、孙中山思想与台湾近代史的书籍资料淹没。她时而埋首疾书,时而凝神思索,试图从浩瀚史料中提炼出可供建筑转化的文化密码。
「我发现一个关键,」这天早晨,许之微顶着淡淡的黑眼圈,却眼神发亮地召集了团队,「无论其后来的历史发展如何,国民党最初创立的核心理念,孙中山先生的『三民主义』,其终极关怀是『天下为公』,是民族的复兴、民权的实现与民生的富足。这其中蕴含的『公共性』与『人民性』,或许是我们可以着力的锚点。」
她继续阐释:「孙中山曾说『建设之首要在民生』,而建筑,正是民生最直接的载体之一。我们是否可以将这种『民生主义』的精神,转化为建筑的空间伦理?让新的党部大楼,不仅是党务办公之地,更是一个向公众开放的、服务民生的公共性空间?」
这个观点让戴继宸连连点头。「说下去,之微。」
「另外,孙中山的革命生涯,充满了漂泊与奋斗,从檀香山到香港,从日本到南洋,可谓『道途』的象征。而最终,他理想的归宿是国家的统一与富强。这条『道路』的意象,以及对『归属』的渴望,是否也能成为我们设计的隐性脉络?」
戴继宸站起身,走到白板前,眼中闪烁着被点燃的灵感火花。「『天下为公』的公共性⋯⋯『民生主义』的服务性⋯⋯以及『革命道途』的象征性⋯⋯我们可以将这些抽象的理念,转化为一个具体的、可感知的空间序列。」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yousadfun.com
(>人<;)